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搶抓大眾旅游、全域旅游發展新機遇,促進清城區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研究制定了《清遠市清城區旅游(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
一、基本框架和內容
《規劃》共十章,可概括分為基礎研判、總體思路、發展措施、實施保障四個部分。
(一)基礎研判
主要包括《前言》章節和第一章:發展基礎。全面總結了“十三五”以來清城區社會經濟發展取得成效,產業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產業融合發展效應不斷顯現、全域旅游發展基礎夯實,分析了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背景、發展機遇、亮點優勢、全域市場;并對照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尋找差距,梳理產業現狀診斷問題所在。
(二)總體思路
主要包括第二章:總體要求。明確了推動清城區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發展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清遠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牢固樹立“對標珠三角、融入大灣區”工作導向,立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腹地、當好清遠入珠融灣排頭兵的發展定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精準對接,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擴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促進消費升級,助力清城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全域旅游產品和業態更加豐富,旅游城市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清城區北江文化旅游經濟帶、城鄉旅游休閑度假功能更加完善。新增4A級景區2家以上、市級以上旅游精品項目5個,建成一批精品民宿集群、自駕車營地、研學基地、戶外運動休閑基地,城鄉旅游休閑度假功能更加完善。全區接待旅游總人數超過600萬人次/年,旅游總收入超過60億元/年(以長隆一期項目2023年底正式開業測算)。到2030年,文旅產業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邁向新階段,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全面實現文旅發展全域化、文旅供給品質化、文旅治理規范化、文旅效益最大化,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節點亮點。全區接待旅游總人數超過800萬人次/年,旅游總收入超過80億元/年(以長隆項目整體運營測算)。
《規劃》發展思路,一是“夯實文旅產業發展基礎”,二是“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三是“數智賦能培育文旅產業新型業態”,四是“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激發文旅發展潛力”,五是“運用數字技術,塑造全新旅游形象品牌”,六是“滿足文化旅游新興消費需求,培育消費潛力”,從以上六個方向全面提升清城區文旅產業基礎和競爭力,推動文旅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
(三)發展措施
主要包括第三章至第九章。基于對標差距和產業問題,著力于產業空間布局、產業融合提速、產品開發提質、公共服務優化、服務設施升級、市場營銷創新、資源保護利用七大發展措施,推進清城全域文化和旅游發展。其中,第三章:產業空間布局。包括空間結構、功能分區兩個小節;第四章:產業融合提速。包括發展平臺創新產業融合、文旅融合賦能城市品牌、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體旅融合拓寬休閑產業、商旅融合優化消費環境、專題特色旅游激活市場六個小節;第五章:產品開發提質。包括傳統旅游景區整改升級、歷史街區名村旅游活化、產業融合業態創新升級、數字文創產業持續創新、北江沿岸夜間經濟提質市場五個小節;第六章:公共服務優化。包括打造便捷交通服務體系、規劃三級旅游服務體系、規范提升旅游標識系統、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建設“智慧文旅”平臺五個小節;第七章:服務設施升級。包括提升數字裝備實力、提檔清遠特色餐飲、豐富住宿業態品牌、創新開發娛樂項目、優化升級購物環境五個小節;第八章:市場營銷創新。包括加強文旅品牌營銷策略、主動開拓新的客源市場、構建數字營銷媒體矩陣、推出數字虛擬人形象大使、持續穩定統籌營銷投入五個小節;第九章:資源保護利用。包括深化生態文明建設、保護歷史人文資源、優化城鄉特色風貌、提升環境安全能力四個小節。
(四)實施保障
主要包括第十章:政策措施保障。結合《規劃》提出的戰略定位和重大措施,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政策協同環境、強化產業要素支撐等方面,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二、《規劃》的主要亮點
(一)明確發展定位,強化目標驅動
《規劃》錨定國家和省市的2035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數字經濟時代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清城發展條件,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為著力點,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構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大格局。目標清晰且艱巨,但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能夠同步拉動全社會的投資與消費信心,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可估量
(二)優化發展布局,促進集聚發展
《規劃》謀劃了清城區全域文旅產業發展的新格局,概括為“一園一江三區六組團”。“一園”,即“清遠長隆國際主題樂園”,是清城區文旅產業發展的極核。“一江”即北江。北江是清遠的母親河,是清遠的生態發展廊道和城市發展軸。“三區”即北部山水戶外運動休閑體驗區,由飛來峽、源潭鎮片區組成,擁有飛霞山、飛來峽、天子山、大羅山和名勝古跡等優質旅游資源;中部城區文化創意商貿旅游區,主要是以鳳城、東城、洲心、橫荷4個街道作為城區空間格局中的旅游發展主芯;南部鄉村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由石角、龍塘、銀盞片區組成,以清遠長隆國際森林度假區為核心,集合清遠南部的廣東際華園、夢享谷等重點文旅項目。“六組團”,分別是西部高端康養旅居組團、南部生態旅游主題公園組團、獅子湖鄉村休閑體驗組團、鳳城文化商旅組團、源潭戶外露營研學組團、飛來戶外休閑體育旅游組團。
(三)促進產業融合,構筑發展合力
《規劃》亮點之一是推動各個產業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通過發展平臺創新產業融合、文旅融合賦能城市品牌、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體旅融合拓寬休閑產業、商旅融合優化消費環境、專題特色旅游激活市場,推進旅游產品開發提質,升級服務設施優化公共服務。突破產業界限,實現融合發展、互動發展、一體化發展、構建文旅產業發展大格局,實現文旅產業振興新局面。
(四)健全政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
《規劃》匯聚了區各單位的合力,獲得了清城區旅游產業提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支持,完善關鍵要素供給政策、財政金融政策、人才成長扶持政策體系建設,加強政策扶持和資金傾斜,切實為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的發展環境和規范有序的市場氛圍。